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竹子中空,经过防腐处理后当浮台是很理想的。

  沼泽地里可没有松脂,她可能要到闪电崖另一边的森林,或者河谷对面的森林一趟。除了收集松脂和树胶,她还想打一头大点的猎物。这么多天吃的全是鱼,有点腻了。要是能找到什么能当主食的食物就更好了。吃过南瓜之后,她对久违的碳水化合物愈加想念了。想吃面包,面条,油炸红薯丸子,芝士焗土豆还有米饭、饭团……

  二当家就很喜欢吃米饭,她还最喜欢做一种饭团,里面包上一块金枪鱼肉或者火腿肉,饭团捏成三角形,再洒上一层海苔碎末和磨碎的松子……啊,口水流出来了!

  提取草木灰溶液的容器她也琢磨出来怎么做了,有了竹子一切都简单了。盐她也还有很多。不过,用来做肥皂的话,鱼的脂肪还是算了吧。

  所以她真的很需要打一头大的猎物。最好是一头鹿或者山羊之类的东西。现在她有了充足的竹子容器,储存脂肪完全不是问题。

  可在这儿住了几天,完全没看到任何大型动物的踪影。

  唉,泥巴地应该是山猪们喜欢的啊,可以随时随地在泥汤里打滚,作为一头山猪,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这附近就没见过野猪呢?难道这星球上没类似野猪的动物?

  想到这儿,她又想起之前来过的那些人,他们的那片花园里会不会也移栽了一些这个星球的植物?他们对这个星球的动物了解吗?

  这些问题当然是无解的。

  就和“杨度他们什么时候能找到这里”一样。

  第18章 day 18

  来到异星球的第十八天,她离开营地去打猎。

  这次她的装备更齐全了。虽然还是帐篷、食物、武器这几样,但是都升级了!

  尤其是帐篷,她做了个“便携式折叠帐篷”,骨架用直径五毫米的坚韧竹子做成,缝上伞布,可以像一把雨伞那样折叠,卷起收好之后还能放进手杖里。轻便好用,只需一分钟就能扎好一个舒适宽敞的单人帐篷!

  唉,设计天才。

  背篓也升级了。新背篓是用树枝做的地盘和经线,纬线是薄薄的竹篾,篓子自重一下少了很多。

  她依然是天还没亮就出发。她现在已经熟悉了自己营地附近的地形。这里连山猪都没,更没有什么大型猎食动物。

  她沿着乱石滩向着山上直走,到了靠近另外两位幸存者营地的小溪后天还只是蒙蒙亮。从这以后就要小心了。战斗服也要调整成拟态模式。再检查一下背篓上盖的枝叶乱草结实不结实。

  她先经过了变态的地盘。

  距离她上次观察,已经过了十天了,这笨蛋依旧没能升起火。他庇护所倒是搭建得比原先像样点了,从鸟窝变成了……呃,鸟笼。他用树枝搭在石崖上形成了一个单面坡,但是树枝之间缝隙很大,他搞了三根手指粗的树枝,用藤条把它们平行地固定在棚架上,又在上面挂了些带着叶子的树枝。庇护所的“门”,也差不多是这个风格,如果说两捆带着枝叶的树枝竖着放在地上也能被称为门的话。

  至于吃的东西,晒肉干和果干的石头上虽然没有食物,但是油脂和糖分浸入了石头,留下两个相当规则的矩形点阵。看来他吃的还不错,也有了储存食物的容器。

  他还囤了不少柴草,全都堆在山崖下面。柴草堆不远的地上,散着几根一看就知道用来钻木取火的引火柴和木片,还有弓钻。

  她都不知道是该同情他,还是佩服他了。

  换了是她,这么久都没能升起火,每天醒来都看到邻居的炊烟袅袅,早就想办法跟人家借个火种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难道这两国之间的仇恨这么深?意识形态的分歧这么大?宁愿两手搓烂,也不向你低头?

  她暗中叹口气,继续向上走。

  越靠近那位指挥官的营地,溪水流动的声音就越来越清晰,她弯腰猫在草丛中行进,在他的庇护所前犹豫一下,终于还是忍不住要去看看他又做了些什么。

  这一看惊得她差点叫出来!

  天啊,这才几天不见,人家搞出陶器来了?!

  厨房的餐桌上摆了好多个陶器。有罐子,碗,盘子,扁扁的锅,最少有十几个。

  不行。这她必需要走近看看。

  她把背篓卸下,匆匆找了个草丛藏在里面,飞快跑去厨房。

  我的天,还真是陶器。

  她伸手轻轻摸了一个陶锅,立即缩手——还是软的!这些只是陶胚,陶泥捏成型了,还没烧制呢。

  再仔细一看,啊,难怪每个陶器下面都叠着树叶呢,是怕陶胚阴干的过程中粘在桌子上。

  不过,这样也很厉害了,她刚才触摸的时候感到陶胚的质地很细腻,这十五件陶胚很有可能每个都能烧成功。

  她向四周看了看,在柴草堆上放着几大团泥巴,用草盖着保持湿润。

  这些泥是从哪里找来的呢?他自己淘的?还是在溪流转弯的地方找到了沉积的泥?

  她没烧过陶器,只在很小的时候,杨度曾经带她去他的一个朋友开的窑厂参观。那个人和杨度是同乡,从前也是海盗,失去了一条腿后就退休了。他们那个泥巴星球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特产就是陶器,所以几乎人人都懂怎么烧陶。

  她记得他们说过,并不是随地挖个坑挖出的泥土就能用来烧陶器,陶土要颗粒细致,黏,密,不能有大颗粒,不然烧制的时候会产生气泡,很容易漏水,或者直接在窑里烧的时候就裂了。实在没办法找到细腻的陶土,烧出来的是瓦,容易碎,也能用,不过正烧着饭瓦罐在火上裂了也很有可能。

  她很想“借”一块陶土回去,也捏个陶罐陶锅,再用泥巴盖个风炉,这样就能烧水了,她现在还是把烧红的石头扔在水桶里烧开水的,这么烧的水也会沸腾,竹桶比从前的树皮碗要结实的多,但是石头从炭火里拿出来总会带着一层白灰,烧开的水不能直接喝,还要再过滤一次,而且,这样的水煮茶还是差了点。有了锅,食物的烹饪方法也多了,到时候就能吃真正的汤了。

  她抓了根树枝,从每一块陶泥上不规则的边角上这剜下来一小块,那挖一小块,这样就不大容易看出来有人碰过。十几块小泥巴团在一起,居然分量也不少,她掂量一下,觉得差不多能捏一两个能双手捧住的小锅。

  借了陶泥,她又在厨房周围溜达了一圈,看到他的竹器多了几件,厨房墙边还立着一根竹扁担。天哪,这个人从前到底做什么的?扁担这种东西她只在故事书里见过。

  在厨房外的空地上堆了很大一堆柴火,大概是准备用来烧陶而收集的。

  她忽然心里一沉,匆匆离开了。

  显而易见,指挥官的生活逐渐稳定了,他的探索范围在逐渐扩大,他的需求也一样在增加,烧陶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呢?要是他找到铁矿石是不是要开始冶炼?那对木材的需求就更大了,谁会把自己家门前的树砍光呢?他探索的范围势必要进一步扩大,他发现那片天然丰富的炭资源林,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

  她得赶快把房子建好,躲进沼泽去。

  山势越高的地方松木类的树木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