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1 / 2)





  陈桓走后,音晚知道萧煜应当没有兴致与她胡闹了,便也告退。

  灾情给本明媚的御苑蒙上了一层晦暗。

  音晚一路都在想,万一拿不出钱粮赈灾怎么办?那么多灾民,是要继续饿肚子、继续蹲大狱,还是要继续去抢别人的粮食。

  这煌煌帝都,锦绣繁华,怎么会连几千灾民的口粮都挤不出来?

  如果挤不出来,那她可不可以拿出自己的妆箧体己去换粮食?

  这样纠结了一路,回到寝殿,荣姑姑搬来许多账簿给她看。

  新帝继位,中宫初立,许多编制尚不齐全,荣姑姑就暂且在她这里伺候。

  账簿上记录的都是内宫四时开支,音晚只看了两页便蹙眉。她自小见识过天家富贵奢侈,可没想到竟这么奢侈,每月耗费的粟米、牛羊、禽类、果蔬……完全是一个令人结舌的数字。

  音晚翻着账簿,心想,可不可以从内宫俭省一点呢?

  但这个念头刚落地,便立即被她给否了。

  父亲曾经说过,他刚到一个地方为官时,即便看出规章有弊端,也不能立即指出来。因为这种弊端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十有八九是要损害一批人的利益。初来乍到,根基未稳时,最忌大动干戈,致使人心浮动,招惹怨恨。

  她应该做的是立威和笼络人心。

  想到这些事,她不免心乱如麻,心道,她迟早是要走的,要离这宫闱远远的,这些事又跟她有什么关系?

  可看看这一殿的珠光影壁,螺钿台具,皆是民脂民膏供奉,她虽不愿,却也享受了,总不能再用这些托词来逃避责任。

  恰巧荣姑姑进来奉茶,音晚一本正经问她:“要供几千人一年的口粮,那需要多少钱呢?”

  荣姑姑诧异:“娘娘问这个做什么?”

  音晚道:“听说京中涌进许多难民,食不果腹,可是户部又拿不出钱粮,我想可以把我的首饰卖了,去解一解燃眉之急。”

  荣姑姑不禁笑道:“你真是个傻孩子。”

  此言一出,两人俱是一怔,荣姑姑反应敏捷,立即敛袖跪下:“奴婢僭越了。”

  音晚愣道:“没什么,你起来吧。”

  她似乎从来没有仔细地看过这位御前大姑姑,传言她曾是十一年前的淮王府旧人,昭徳太子之乱发生时,她因位卑而幸免罹难,逃了出来,一直躲在坊间,直到萧煜趁势崛起,她才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跟望春一样,都是因位卑而免死。当年的旧人,凡是有些头脸的,都被害死了。

  荣姑姑站起了身,音晚盯着她看,她约莫四十岁,温腴端庄,常年不苟言笑,肃正凛然,往那儿一站,便是宫规法度的活招牌。

  音晚收回心神,问:“你怎得说我傻?”

  荣姑姑唇角难得挂着慈和笑意:“灾荒时有发生,难不成每回发生灾荒都要皇后去卖首饰吗?咱们泱泱大国,这也未免太寒碜了。您放心吧,陛下会有办法的。”

  音晚心道户部都说拿不出钱粮,萧煜能有什么办法呢?

  她没想到,萧煜是真的有办法。

  账簿送到御前十个时辰以后,建章营出动,带着圣旨连抄了三名户部大员的府邸,押解入狱,严刑拷问,建章营兵马就守在刑部大狱外,随时准备捉拿贪没党羽。

  举朝震惊,人人自危,尚书台连夜拟出赈灾章程,上抵御案。

  外头闹的动静实在太大,传到内帏,宫人们都在议论。

  “新帝可真是手段强硬啊,那满朝文武想像糊弄先皇那般去糊弄当今陛下,恐怕以后是不行了。”

  音晚正来瀚文殿看望伯暄,萧煜已经下旨册封他为康平郡王,给他聘了鲁地鸿儒为师,听说日日闭门苦读,不胜凄惨。

  她进门时伯暄正对着卷册打瞌睡,一眼瞧见音晚,瞬间来了精神,忙上前揖礼:“参见母后。”

  音晚愕然,眼见夫子还在,让宫女请他下去喝茶,把伯暄叫到跟前,问:“你叫我什么?”

  伯暄笑嘻嘻道:“母后,是父皇让我这么叫的。”

  音晚早就从父亲那里得知他的身世,见他一脸童真活泼,热情盎然,不禁有些唏嘘,看来萧煜把仇自己背了,没有跟伯暄多说过,不然他怎么会这么痛快地喊她这个姓谢的女人为母后。

  她让人把桂花糕端上来。

  “这是膳房刚蒸出来的,我估摸着这个时辰你应当看书看乏了,没事,你吃一点,再歇息一会儿,我派人跟夫子说,不告诉你父皇。”

  伯暄当即喜笑颜开,围着音晚撒娇:“母后,你真好,从在王府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我喜欢你。”

  他抓起一块糕点,生吞虎咽,吃得满嘴碎渣儿。音晚莞尔,拿出帕子给他擦嘴角,温声道:“以后可不能这么吃东西,你是皇子,得有皇子的仪态典范。”

  伯暄嘴里含着食物,含糊道:“父皇也这样说,要我以后要守规矩、重仪表。唉,麻烦死了,我只放肆这一回儿,不要告诉父皇。”

  “不告诉朕什么啊?”

  一道凉疏疏的嗓音从院子飘进来,音晚和伯暄俱是一怔,伯暄忙加快咀嚼速度,往下咽糕点,呛得自己直咳嗽。

  萧煜快步进来,握住音晚的手,把将要屈膝行礼的她提起来,倒受了伯暄的跪拜大礼,瞧着他边拜边打嗝的模样,道:“你可真是能耐啊,一时看不住又故态复萌,朕说了多少遍了,未央宫里有的是吃食,饿不着你,瞧你这没出息的模样。”

  伯暄自小生活在乡野,染了一身乡野草民习气,虽不认同大口吃饭就是没出息,却不敢跟萧煜顶嘴,只拽着他的龙袍裾底撒娇:“儿臣以后不敢了嘛。”

  萧煜丝毫不为所动,严肃道:“朕也说了,你是儿郎,不是小姑娘,不准撒娇。”

  音晚没忍住,轻笑了笑。

  她这一笑,眼中水光潋滟,说不尽的娇娆风情,整间屋子都似因她的美貌和笑容而变得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