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二章(1 / 2)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姜郁几乎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婴儿哭闹的原因有很多种, 得摸索一阵才能了解, 那么小的孩子, 要真扔给胡新梅带,不舍得也不放心, 于是她把学业搁置了,直到八月才开始学习。

  儿子满周岁前都是留在身边亲自照料的,不懂的就跑医院问医生, 不会的就跟着网上的视频学。

  后来儿子到可以入园的年龄了,夫妻俩才着眼考虑儿子该在哪上幼儿园。

  最后胡新梅出主意, 还是让孙子在自己这边的幼儿园呆着。

  这样夫妻俩没时间, 她可以帮忙接送孙子, 打个电话的事。

  他俩要是不忙,把儿子接回家,也容易。

  姜郁入学以后还挺忙的,不光要上课,还要做实验,孩子没断奶的时期还要忍着不适把母乳用工具吸出来,装袋冷藏。

  研二她被导师器重,给开了个小灶, 又带她拜见了业内鼎鼎有名的老学者,自此她就过上了整天泡实验室的繁忙生活。

  席漠燃就更忙了, 而且他的忙是五年内都无法改变的, 除非他找到一个跟他能力相当、诚实可靠没有野心的人帮他打下手。

  不说能力相当, 单说后面那条就很难实现。

  人的欲望和野心只会比能力强不会比能力弱, 无论多忠诚的亲信,只要膨胀了就会背叛,他指望找一个老实人帮他打理公司,还不如把他儿子培养起来。

  这就是姜郁和他吵架的点。

  他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

  席漠燃是在部队呆过的人,行为模式像个刻板的小古董,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要融入集体的,不能和普通人家的不一样。

  小一鸣原来是左撇子,生生让他矫成了右撇子。

  多少小孩不会用筷子,能夹起来菜就行了,他非说难看,姿势不对就拿筷子敲儿子手背。

  小朋友学认字,奶声奶气的多可爱,可他就是要教到字正腔圆。

  他倒也没把儿子当神童,不要求儿子有超越年龄的能耐,但某个年龄能够做到的事,必须要做到最好,严格程度令人发指。

  姜郁就觉得,不能过分压抑孩子的天性,这样会把孩子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

  席漠燃说,玉不琢不成器。

  姜郁不敢苟同,说应该因材施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讨论来,讨论去,没个结果。

  他们就这样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谁也不试图说服谁,但就在前几天,姜郁奓毛了。

  席漠燃竟然动手打孩子!

  就因为儿子不看红绿灯,横冲直撞跑马路中间,差点让公交车轧到。

  那还不是因为他一不留神没看住,难道不是他的疏忽?

  孩子那么小知道什么危险,看他的眼神清澈懵懂,就是一不怕猛虎的初生牛犊,完全不知道死亡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席漠燃义正言辞地说:“就是要他知道危险,危险的事情不能干,今后你能二十四小时看着他还是我能二十四小时看着他?”

  姜郁疾言厉色:“你告诉他不就行了,非得动手吗?跟我讲道理的时候头头是道,对孩子这么没耐心?”

  席漠燃辩解:“我都没用力。”

  姜郁就是一头护犊的母牛,平时你怎么招惹她她都不会在意,但你要是碰她儿子一根毫毛,她能跟你拼命。

  姜郁无比坚定地把儿子护在身后说:“屁股都打红了你告诉我没用力?那么大个巴掌印你看不见?你多大他多大?没轻没重的,你可是练过武的,一掌下去,轻则软组织挫伤,重则急性肾衰竭,还有可能错打到脊椎,把你儿子打残了,你就照顾他一辈子吧。”

  哪有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