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1 / 2)





  烧几壶水?

  厨娘不明所以,只答道:“也有小一刻了呢,要是人少家小的,家中的娘子麻利些的,这点时间已经够烧几个菜了,完了这灶膛还有红火闷着,再洗了锅闷上半锅水,不拘是烧水来喝还是做别处用都尽够了。”

  她当下人的不好说,不然这点时间她早把饭菜烧一半了,也不得叫人怀疑她不麻利的。厨娘也在厨房里,叫她说,早前再加几块儿这黑梭梭的石头,这一顿饭就有着落了,可比用柴火方便。

  王东家问:“要是你,你用这石炭还是柴火?”

  王家的采买都握在王夫人手头,她一惯怕下边的人给吞了银钱,绝不叫下人有机会接触买卖,厨娘不曾在外采买过,也不知如今石炭在秦州府的大名儿,只以为这是东家的新营生,当家毫不犹豫的回道:“自然是这叫石炭的。”

  王夫人不高兴的瞪着人:“有柴火还不满足,用这些个没甚用的做甚。”

  厨娘哪里敢跟主家争辩,当即就不吭声了。

  王东家黑着脸跟周东家出了门:“行了,跟她说这些做什么!”

  王周两家亲自使用过一回,亲眼见证了这石炭的好处,如今周家石炭强势入驻,在明摆着上做买卖,他们的炭火生意只有一步步被周家的石炭给吞噬的份儿。

  “难怪何家肯放弃木炭柴火的买卖,亲自去到汤县等地做这石炭买卖,看来这何家是早就知道了这石炭的用处!”周东家十分气愤。

  他本以为周家有机会成为府城炭火买卖的大头,还曾在暗地里嘲笑何家人鼠目寸光,如今方才知道,何家人哪里是蠢,他们就是太聪明了点。多年的经营说转就转,他们都猜测何家是惧怕周家,这才转回县里发展保平安,如今才知道,何家这是暗地里发大财呢。

  可就算如今知道了,也为时已晚了。周家的帖子下来后,王周两家一直不肯给回应,周家还有掌柜曾登门问过,也被他们给拖了过去,便再也没了音讯。

  一出门,王周两位东家都没了心思说几句客套话,周东家很快带着夫人告辞。

  过了一日,王周两家的帖子送到了周府,一同的还有一份薄礼,想约周家夫人喜春再谈谈关于合作的事。

  门房把帖子送到了甄婆子处,由甄婆子递到了喜春跟前儿来,问:“夫人可要见一见这两位?”

  喜春摇头:“不必了。”周家早前给过几次机会,本为的就是良性竞争,彼此共同发展,这才主动给何王周几家下帖子,追求共赢,只王周两家不愿,喜春也不勉强,如今他们见了石炭后知道后悔了,喜春却不会再给机会了。

  虽说观望和犹豫是人的本性,但这适用于普通众人身上,做买卖的人,靠的还是敏锐的直觉和判断,像何夫人这等敏锐的商户,彼此合作都有益,更能发挥最大的功效,选择王周两家这等商户合作,难有甚么寸进。

  喜春心里头明白,这两家再怎么闹腾也是翻不出花儿来的。

  她叫甄婆子不必再管,甄婆子便当真把帖子和赔礼给两家退了回去,王周两东家收了退礼,却是无可奈何。

  周家如今是喜春当家,喜春身为女子,平日若非要处理的事,多数是在家中陪着周秉和几个小叔子,与其他男子当家不同,在外头的花街巷、茶坊都是寻不到人的,这寻不到人,再多的言语也没用。

  周夫人见周东家愁眉苦脸了好几日,拿出一张知府府下的帖子,还说:“这有何难的,知府大人爱妾沈姨娘膝下的二公子娶亲,全城有点名声的人家都接了帖子,那周家不得去的?”

  “周家那位主事的夫人模样年轻,早前又是乡下来的,何家那黄脸婆三言两语的就把她给唬弄住了,分了好些石炭给何家,叫我遇上,我还能比何家那黄脸婆差的?”

  周家的这位夫人可不是原配,而是后娶的。

  周东家也想起了夫人的能言会道,当年就是凭着周夫人这一张巧嘴儿叫他抛弃了原配,把她娶进了门儿。

  “好好好,咱们家能不能做成这一笔买卖那就靠你了。”

  喜春手里确实接到了知府家的帖子,到了知府公子娶亲这一日,两人也早早去了。

  知府家门口门庭若市,沿街都是停靠的宝马香车,几乎半个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到了,周家来得不算晚,在他们之前进去的人家更是多不胜数。

  富裕家豪的商户人家,州府大小官员等。

  进了府,喜春被引去了后院。靠着水榭旁,左右两旁皆摆满了长桌矮凳,望过去是亭台水榭,四时花景,喜春的位置算不得前,在右下递四排的位置上,在她之前是同知、知州家的夫人携着娇嫩的千金们,坐在主位下,甚至与知府夫人刘夫人平起平坐的则是秦州道台夫人。

  刘知府是一方知府,官拜从四品官职,上峰正是正四品州府道台。这是文职,在知府之上,还有指挥佥事,文武官各有体系,知府家大喜,武职上峰家的夫人并不会亲自到场。

  在刘夫人和道台夫人之下的穿着一身华贵的中年女子便是二公子的生母沈姨娘,也是沈家公子沈凌的亲姐姐。

  上边的诸位夫人喜春一个都认不得,四处一看,便见了被引进来的何夫人。何夫人穿着一身藏青色的云纹福绸衣,只落后了她几个位置,如今宴席并未开始,何夫人在上前与刘夫人见了礼后,便坐到喜春身边。

  喜春便问:“夫人也回府城来了?巧得很,我原还想着甚么时候找夫人问问情况呢。”

  左右无事,喜春与何夫人便细声说起了正事。

  何夫人绣帕沾着嘴,也细声细气的:“这也不是没法子吗,今日刘家有喜,知府大人家的公子娶亲,又下了帖子来,自然是要赶回来的。”

  何家的石炭铺子在汤县已经开张,早前何夫人便四处宣扬了一番,等石炭铺子的买卖稳定后,在临近的茂县、庄宁县的两处石炭铺子便紧锣密鼓的开展中,如今何家的情形是这样的,何夫人在茂县两处开疆辟土,负责铺子位置、采买、洒扫一应,这是铺子前期,后期的铺货等也由何夫人照应,何东家则留守在汤县的石炭铺子上。

  “茂县、庄宁县也都富庶,铺子上都妆点妥当,这回可得多采买些石炭,我听说夫人在旧巷备了个货铺,这法子好,回头我也照着备一个,往后运送也方便许多。”

  “那感情好,过两日我们再好生说道说道。”

  何小雅忍不住轻轻碰了碰何夫人:“娘,你们说些别的吧。”

  何小雅是跟着何夫人一起来的,她孤零零的坐了好一会儿了,旁的人都在三三两两的说着衣裳首饰,只有她们,说的都是做买卖挣银钱的大事。

  需要这么争分夺秒的吗?

  “是啊,周夫人与何夫人两人不知在说些甚,不如也说一说,好叫我们也都听听。”沈姨娘朝他们开了口,她是二公子生母,平日又得宠,在刘家上下都有几分薄面儿,听了沈姨娘的话,夫人娘子们都不由看了过来。

  喜春没答,何夫人笑着回了句:“不过是些不堪入耳的杂事,不好叫贵人们听了污了耳朵。”

  沈姨娘保养得宜,笑起来宛若少女一般,她目光看着喜春:“说起来何夫人我倒是见过几回,周夫人这还是头一回得见。”

  “我也是头一回见姨娘。”喜春也回。

  沈姨娘似乎对喜春十分感兴趣,饶有兴致的问:“听说周夫人娘家可是有个秀才头衔,宁老爷也是十里八村的名人了,他教导出来的闺女也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几位下属夫人们不屑的瞥了瞥,嘴角都含着讥笑。

  秀才而已,这满府城没有上百也有几十,实在算不得甚有身份的,乡野人家,如今落身商户,能教导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