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节(1 / 2)





  一行人把铺子给堵了个水榭不通,谁都想争一争那被摆在最显眼,像是有水光流动的布匹上。

  就一批,周家就不能多摆一些么!

  “我第一个来,这就应该卖给我。”

  “你买得起吗,我有的是银子。”

  还有人直接把银子给摆在了柜台上。

  喜春就是在掌柜左右逢源,快招架不住的时候来的,她刚下了马车,巧的是对面黄夫人也下了马车,看模样也是急匆匆赶来的,一见了喜春就抱怨开了,“这么大的事儿,你早前竟然丁点口风都不透露的,我要不是得了人提醒,怕是都要错过了。”

  喜春先前听传话的说过,铺子上头围了很多人,听着时还没有感觉,如今亲眼见被围得水榭不通的铺子,还是一下没回过神儿来的。

  她指了指铺子,“这么多人,你就错不过啦?”

  黄夫人也心知无望,想跟她走走后门,通融一下,还没开口,有人先看见了喜春,在人群里吼了一声儿,“周夫人来了。”

  围着铺子的顿时看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跟喜春说起来叫她把云缎卖给自家。

  喜春逢人就笑,好声好气的,嘴里一直说着:“先别急,先别急。”一边朝铺子里走去,黄夫人那里,现在也只能爱莫能助了。

  “周夫人,这一匹云缎怎么卖?”

  “对,你们怎么不多上一些。”

  多上一些,白家这样大的作坊,前年所剩下的云缎也不过几十匹罢了,还尽数给周家运了来,要是保证人人都能得上一匹了,那光是这里就不够分了,以后还卖甚么?

  喜春当做没听见,抬了抬手,先问道:“夫人们不知知道不知道这云缎的价格?”侧身问过掌柜,“跟夫人们介绍过了么?”

  这哪里来得急的,他们不过刚上这些人就来了。

  喜春指了指那匹云缎,叫人拿下来:“不管多贵的料子那也是摆出来要叫人看的,云缎也不例外,跟平日一般抻开叫夫人们看几眼,介绍介绍的。”

  不是专门做布匹行当,恐怕都不清楚这云缎也是有分别的,只当云缎就是云缎,只这一种呢。

  掌柜点点头,没叫伙计们捧布,亲自取下了布,珍重的搁在柜台上,先用衣袖擦过,才小心翼翼的放下。

  抻开布,隐约的水流涌动越发明显,瞧着是再普通不过的模样来,偏生就因为这是时隐若现的水纹波动,整个料子十分鲜活,像一副水墨画。“这是云锦缎,前年的货,出自的是淮州的皇商白家,有“水纹一动若月色”的美名儿,春秋时节可做成衣裳,秋冬也可制成披帛,十分受盛京的夫人小姐追捧。”

  盛京就是大晋所有州府的标杆、引领者。

  喜春接下话:“云锦缎只在盛京的大商行才有,这布匹也不是按匹卖,而是按尺。一尺四十两。”

  这个话一落,先前还叫着喊着要买布的不少人就迟疑起来了,心里都算起账来了,一身衣裳六尺布是说少了的,若是衣袖、腰带等上全用云锦缎点缀,许还不止,这一身下来就是二百多俩。

  花锦才多少,做一身上等的才不过二三十俩,这云锦缎翻了多少倍。

  放在柜台上的银两被收了回去。

  一身衣裳要花二三百俩银子,这还是叫大部分人退却的。

  黄夫人趁机挤了上来,把银两往台上一搁,“给我裁九尺。”

  别人都怕花钱,黄夫人不怕,她要花黄家挣的银子,要享受,六尺她做衣裳,三尺给小郎君做。

  掌柜看了看喜春,喜春看了眼人群,点点头。

  有了黄夫人开头,后边陆续又有几位夫人裁了尺寸,喜春趁机出了铺子,迎面走来个穿着得体,模样斯文的妇人。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两手交握在胸前,还挺有架势的,“周夫人。”

  这是通判夫人,“朱夫人。”

  朱夫人笑笑,“听说周家铺子上进了许多云缎来,早前听刘夫人说起,云深缎是周家帮着寻到的,我这儿也正缺了一匹云深缎,还请周夫人割爱的。”

  “云深缎的价格不知道朱夫人可有了解过。”不是喜春看不上朱家,他们是当真买不起的。

  朱夫人眉心一蹙,有些为她张口闭口就提钱而有些不悦,自顾说着:“我娘家的侄儿在关外定居了,娶的是外族小首领的闺女,要一匹云深缎来,以后可就是要长居关外了,不回来了。”

  这几年通商后两头跑的商人多,有人在关外居住了也不奇怪,但他们大晋人,跟外族的习性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有人不适应,最后还是巴巴的跑了回来,但还是有很多的人觉得外边好。

  水是香的,月亮是圆的。

  作者有话要说:  ~

  ☆、第 86 章

  云深缎是稀缺货, 就是前年的料子,白家也不过只拿得出七八匹,跟云锦缎一起尽数给了周家。

  这一匹云深缎, 象征的不止的金钱。

  开门做买卖, 喜春也不会搂着东西不卖,“云深缎是前年的料子,按匹卖, 一匹一千五。”

  朱夫人瞪圆了眼,她方才已经听说了,周家铺子上头的云缎一尺四十俩, 一匹越是二三百俩, 朱夫人心里都打算好了,她再添一半儿的钱, 拿一匹云深缎, 给弟弟长脸。

  五六百俩一匹的布料, 朱家全家上下都没这么奢侈过。

  “你们周家怕不是想银子想疯了吧, 什么料子能卖上千俩银子的, 你们还不如去抢的, 周夫人,这做买卖还是诚信的好, 毕竟你们周家也不像那些只认钱的, 是读书识字的人。”

  朱夫人把读书识字这几个字咬得有些重。

  府城的官夫人们也是有派别的,知州、通判在官职上并不比知府矮多少,刘知府连续任职两期, 今年就要调任了,能顶替知府的人选,按早年的章程, 多是从知州、通判两位中选一位,更好交接公务。

  刘夫人原是官夫人首位,朱夫人、骆夫人都要矮她一截儿,现在朱骆两位夫人都隐隐有出头的架势。